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9章 (第2/3页)
证明,我大概估一个价格,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 听到这个价格,不少人看向剩余的目光中都带了些羡慕。 于老师看向沈瑜,目光中算是期待。 沈瑜无奈,把剩下的两个锦盒拿了出来。 当传炉壶被摆上桌面之后,视觉效果与之前大不相同。 这把传炉壶的器型精美,掩藏在一堆旧壶中,或许并不出众。但是,当它被单独放在桌子上的时候,立刻就让观者感到了不同的美。 之前,沈瑜拿出的第一把壶,被鉴定为明代的紫砂壶。这次,几位的老板不敢再轻易发表评论。 王问与何年对紫砂壶鉴定并不擅长,不敢轻易的说。不过,他们也想借机学习,所以看的尤为仔细。 王问越看越觉得这壶造型雅致。他没有说判断真假,只是赞叹:“这壶的造型做的好,就是没有好好的保养,看起来有些灰头土脸。” 其他几位鉴定师,轮流把壶拿起来反复看。 于老师最后一个拿起壶,看了许久。他又拿起壶盖,看了又看,同时,忍不住赞叹:“好,如果不是有点儿灰头土脸的感觉,只怕早就被人捡走了。传炉壶并不好做,这把壶做的十分规矩。这可不是普通的工匠能做出来的?” 他看向沈瑜问道:“沈于同学,你买这把壶。不会无的放矢吧?你看这股是什么时候的?谁做的?” 沈瑜说:“我斗胆猜测,像是清末民初时期俞国良的壶。” 买这把壶之前,沈瑜并不知道俞国良这个人的生平,但是,有了系统的详细解释,自然就有把握了。 “哦,俞国良是什么人了,也是制壶名家?” 这几位老板也不了解,所以直接了当的的询问。 听到沈瑜的解释,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