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节 (第2/3页)
的嫁妆箱子里,“时候不早了,阿吟早些歇息。” 月吟送走母亲,她下意识看了看母亲塞了册子嫁妆箱子,犹豫一番后终究没去打开看,乖乖听母亲的话,打算明日和谢行之一起看。 想到明日就是大婚了,月吟情不自禁笑了出来,发自内心的高兴。 翌日,天刚蒙蒙亮,月吟就在丫鬟们的服侍下起床,去了净室沐浴净身。 她昨夜紧张得半宿没睡,竟差点在浴桶中睡着了。 从热气腾腾的净室出来,月吟小巧的脸蛋粉嘟嘟的,真真如出水芙蓉一样。 请来的全福夫人正替月吟绞脸开面,两根细红线在月吟面颊剐蹭,除去细碎绒毛,“姑娘肤若凝脂,这脸蛋宛如剥了皮的鸡蛋,白白嫩嫩。” 哪里还需要绞面,于是全福夫人便左右脸各象征性剐蹭了两下,这绞面开脸便完成了。丫鬟们开始为月吟梳妆打扮。 魏瑶拿起檀木梳子,亲自替女儿挽起最后一缕乌发,“一梳梳到头,富贵不用愁;二梳梳到头,无病又无忧……” 月吟换上繁琐的喜服,魏瑶看着盛装打扮的女儿,笑着的眼里慢慢有了润意,“阿吟今日真好看。” 大喜的日子,不兴哭,魏瑶背过身去,忙将眼里盈着的泪擦了擦。 月吟见状,眼睛也有些泛酸,魏瑶握住她手,强颜欢笑道:“乖孩子,大喜的日子,不兴哭。阿吟嫁给行之那孩子,娘是放心的。” 月吟点头,把眼泪憋了回去。 不久,外面热闹了起来,是谢行之来迎亲了。 “快快快,羽扇给姑娘拿着掩面。” 屋里的一群人手忙脚乱,扶月吟回了床榻边坐着。 外面一片喧嚣,催妆之时,魏衡哪有这么容易放谢行之进屋,他备了好几项武艺“刁难”谢行之,射箭、投壶,在魏衡的监督下样样都不好过的。 不过好在谢行之能文能武,深得崔昦的真传,把魏衡的骑射“刁难”都挡了回去,作的催妆诗信手拈来,但魏佳茹以中规中矩为由,让谢行之重新作了几首。 “来首藏头诗,要用咱们新娘子的名字。” 在众人的起哄下,谢行之无奈又接连作了几首,喜欢的情话全在这一首首催妆诗里,什么“唯爱月吟”“皎月入怀”,月吟在屋子里听得面若红霞,幸好羽扇遮了面容,没被人看去。 那些张口就来的情话,让她rou麻得都快不认识谢行之。 催妆诗算是过了,谢行之也总算看见一身凤冠霞帔的月吟被扶着出了闺房。 明珠璀璨,芙蓉娇怯,晚霞映美人。 谢行之喜笑逐颜,与月吟一同叩别魏瑶。魏瑶看着一对新人,眼中含泪,依依不舍笑着把女儿交给谢行之。 月吟由二表哥魏衡扶着离开宣平侯府,离母亲渐远,她心里不舍,登时没忍住,眼泪涌了出来。 踏过门槛时,没看清脚下,险些被繁重的裙摆绊了一脚,幸好谢行之眼疾手快,扶住了她手臂。 谢行之小声说道:“当心。” 月吟心田也滑过一丝暖意,对于他小心呵护,习惯性道谢,“谢谢行之哥哥。” 谢行之笑了笑,牵着她慢慢走出宣平侯府。 在喜绸挂满的侯府门口,魏衡把月吟交到谢行之手上掌心,叮嘱道:“行之,表妹往后就交给你了,表妹苦尽甘来,你定要好生待她。” 谢行之握住她有些微凉的手,一字一句郑重道:“表哥放心,我谢行之此生定不负阿吟,也绝不会让阿吟在定远侯府受委屈。” 谢行之握着月吟的手,慢慢走向花轿,那微凉的手很快便被他掌心的温度握暖了。 鞭炮声噼里啪啦,仪仗队敲锣打鼓在前面开道,花轿绕了大半个京城,沿街讨喜糖的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