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7 (第2/4页)
周宁再次谢过。 项梁笑道:“我去安排人给你收拾屋子,你先休息,等晚上我为你接风洗尘。” 周宁点头谢过,项梁便出去了,项他站在周宁面前,周宁笑道:“坐下一起喝茶吧。” 这莫名其妙的长辈招呼小辈的神情语气…… 呼,项他轻吁一口气,强笑道:“敢问、”项他含糊了称谓,“可有读过?” 系统:…… 为啥最近的年轻人都这么想不开。 周宁笑着点了点头。 项他便道:“中有言‘民弱国强,国强民弱。故有道之国务在弱民。’不知、您何解?” 这里的“弱民”不是“愚民”,而是商鞅认为国家的强势和人民的强势对立,而是人性本恶,只有加重刑罚、减少奖赏,让百姓顺从法律,百姓才不容易结成强大的力量对抗国家和君主,国家才会容易治理,君王的地位才牢固。 至于她的看法嘛,周宁笑了笑,“我认为民富国强,国强民富。要和黎民百姓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这样的施政偏向问题总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周宁抛出的论点没有十足的论证,而却是用包括他们楚国在内,六国的覆灭证明过的。 尤其项他也是贵族出身,哪怕如今沦为平民,但骨子里带出的优越,让他还是有些瞧不起平民百姓,也并不怎么理解平民的艰难。 若要说服他,很要费些唇舌,而周宁并不执意要与他论个高低,虽说有了韩信后,她只需要坐在马车内就行,但颠簸了一路,也有些疲惫,于是她道:“我们各自保留看法即可,何种政体如何,至关重要的还是看最顶层的人如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