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霸在秦末_分卷阅读5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50 (第1/4页)

    三年徭役, 以及你浪费的教育资源。

    对于令吏而言,功绩中的“绩”直接和他所带的吏子的成绩挂钩, 所以若是教得不好, 可能撑不到年底领年俸, 先就得把家底都赔进去。

    比如吏子发弩不中,那么教发弩的蔷夫罚二甲,驾车不合格, 教驾车的蔷夫罚一盾, 甚至于不参与教授的司马, 若他养的马儿不听指挥,都得被罚二甲。

    综上所述,秦朝的小吏挣点俸禄也是真的不容易。

    也正是因为这份不容易,现在周宁的处境尴尬了。

    普通吏子十七岁入学,有三年的学习时间,而周宁,虚岁十九了,只剩一年。

    众令吏面面相觑,这么个大龄后进生,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谁收?

    是的,周宁被嫌弃了。

    此时,任她相貌气质再好,那也没有秦半两实际,尤其大家都是基层干部,家底薄。

    三个经年的老吏看着周宁很为难,人家是正经的弟子籍,也不能不让她入学。

    正在这时,一个三十来岁左右,长脸面白薄唇,留着八字胡的男子走了进来,他身量比周宁略矮,头戴长耳尖帽,一身细棉布青色禅衣不带一丝褶皱,鞋面也是干干净净不带一点脏污。

    棉布衣裳虽不便宜可也不难得,屋内令吏包括周宁皆穿的棉布,可棉布易皱,今日又非年节,他还穿着如此体面整洁,想是家资殷实。

    他这样的,应是负担得起一个差生祸祸的,周宁抬眸看向屋内的三个老吏。

    果然见其中一个老吏面上露出了轻松的笑意;而一个先是神色一松,而后打量了周宁一番,便眉头又收又放,好似有几分纠结,最后撇开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