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 (第1/3页)
最后一点,是杨舒力的杀手锏,他说,他们卖的卤rou要保证质量,走高价路线,卤rou的做法是传统的,不偷工减料。 最重要的,绝不使用添加剂,把卤rou生意长期做下去。 一席话说完,房间里一片沉默。 向叔叔伸出右手,指着杨舒力鼻子说道:“舒力,最后一个添加剂,我觉得说到点子上了。” “现在外面卖的那些卤菜,好多是加了香精的,我不是不买,有时来不及做菜也买点,但是买得少。”向叔叔说道。 随后,向叔叔讲了一个以前在成都一家餐馆做事时的故事。 当年向叔叔从厂里出来,决定进入餐饮行业,经人介绍到成都一家餐馆打工,两年内辗转了多家餐馆,不仅在店内学习,其他店有火爆产品,他也去取经。 学了两年,向叔叔觉得差不多了,重庆市还有老婆孩子,不能老在外面飘着,准备回家另起炉灶,就在那个时候,又听说一家餐馆有火爆产品。 这家开业不久的餐馆有一道辣子鱼,味道非常香,来这家店的客人几乎每桌都点。 这当然是他学习的对象,于是和店里一位同样从小地方来成都学艺的同事去吃辣子鱼。 的确非常香,从端上桌,到第一口,都很香,吃完后回味,仍然香。 回来后两人开始研究,估摸着那家店用的调料和烹饪方法,自己买鱼来做,但始终没有那种香味。 是不是某种香料的成分加重一点?或者辣椒品种换成辣味少的、香味重的?他们调整不同香料的比例,进行多次尝试,始终做不出来。 这件事他一直想不通,后来回到重庆市,和杨升元开起餐馆,有时还是想着这件事,觉得餐饮行业的水太深了。 那个跟他一起去吃鱼的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