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被迫嫁给丑夫后 第73节 (第3/6页)
清言把需求都跟他讲清楚了,冯老三没几天就组织个小型商队出发,去了京城。 从木陵县到京城,要比去南方近的多,一路都是平整的官道,冯老三的队伍马匹又多,不过半月不到,就拉了满满当当的货从京城回 来了。 冯老三让清言先挑,挑完了剩下的才往其他铺子里送。 清言自然也没有亏待他,银钱给的干脆不说,还给了冯老三额外的分红,香韵坊卖出去几件他的货,就有相应的利润给到他手里,每月一结账。 冯老三拿了这个钱,对给清言进货的事,更是上心了,给了清言的,就不会再给别家。 京城里流行的样式自然是小地方不能比的,价格稍微贵点儿也能理解。 清言在木匠那定制了个展示架,打出了“京城流行风”的牌子,拿这个做主打,李婶做的香膏等,已经有固定的客源,它们都能带动店里的其他货品。 效果果然很明显,整个十一月,清言算了一下,香韵坊的利润,比刚开业搞促销那个月还翻了一倍,短短三个月,把一年的房租钱已经赚回来了,秋娘和李婶都高兴地更有干劲儿了。 天天这么早出晚归的,等他们忙完这阵,清言去家里仓房看,才发现,邱鹤年不知道什么时候打了个木架子,把大米袋子都架在了上面,防止潮湿发霉。 一桶桶已经榨好的黄澄澄的豆油,也整齐地码放在了上面。 白菜都晒完了,放进了屋后的菜窖,大葱也都晒好了,编到了一起挂了起来。 豆角一时吃不完,也都晒成了干儿,丝瓜瓤也都削了出来,晾干了,可以直接用来洗碗擦澡了。 虽说有雇工在,但这些活也不都是那三两个人能做完的,邱鹤年必然要出不少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