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青黛_千山青黛 第28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千山青黛 第28节 (第5/6页)

确实如絮雨想的那样,馆内如今只得七八副阿公真迹,据说还都是后来搜集或献自民间的画作。剩下全是从前的真迹仿画或对壁画的临摹之作——遗憾的是,那一幅天人京洛长卷,因老圣人当年为求无二,禁止画师临摹,以致那一把火后,如今若想复现,只能靠拼凑从前目睹过壁画的人的回忆和画师自己的想象了。

    在弘文馆值吏的监督下,宋伯康带着二弟子净手焚香之后,小心翼翼地展开金贵无比的卷轴,鉴析真迹。

    其实这些“真迹”,絮雨经过细看,觉大半应当也是仿画,但这话她自然不会说,也没必要。

    她跟在宋伯康的身畔,正在听着他向自己和王春雷现场讲授阿公画作的精妙之处,外面传话进来,曹宦派来宫监,找叶絮雨。

    絮雨第一反应是那天园苑之事败露。

    难道被人看到她也在场?

    宋伯康更是不解。曹宦为人苛刻,他怕新弟子受到刁难,中断事情一起出来。

    果然来了一个曹宦的人,问是何事,却说不知,只命将人叫去。

    絮雨回往集贤殿,曹宦人就在直院。

    令她意外的是,此人今日一反常态,颇为和气,打量她道:“你便是叶絮雨?”

    “我记起来了,上回面见太子,你也在。”

    宋伯康代弟子问是何事,说方才正领着人在昭文馆做事。

    “离主殿开画还有些时候,叶絮雨暂时另外有用,这里的事,他先缓缓。”

    宋伯康一怔,絮雨也满头雾水。

    “敢问内侍,是为何事?”宋伯康又问。

    “西平郡王府世子为已故之母追福,于慈恩寺得到一供养位,就由你这弟子去作画吧。”

    追福此举,自魏晋起便有,最初言为亡故的父母眷属布施僧尼,供佛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