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16章 (第2/3页)
如果司马师连文钦这种刺头都能容忍,远在西北边陲的杨峥,自然也可以容忍。 严格来说,姜维与邓艾都失败了,两人从八月一直死磕到十一月,蜀军伤亡在六千上下,魏军差不多也是这个数字。 但以蜀国的国力,这种伤亡付不起。 六万大军北伐,旷日持久,耗费的粮草物资,对蜀国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杨峥反而成了此战中唯一的赢家。 守住了黄河防线,没有轻易涉足大战之中。 士卒几乎没有伤亡。 虽然也耗费不少粮食,但接回枹罕城中的一万余人。 最重要的是赢得了时间。 时间,才是杨峥最急缺的东西。 嘉平三年发生太多的事情。 司马懿离世,司马师上台,凉州动乱,姜维北伐…… 杨峥不但挺过去了,而且还迈出决定性的一步,府兵制在高原取得巨大成功。 挺过嘉平三年,已经意味着杨峥在雍凉打击下,有了防守之力,至于还手,则还没到时候。 但随着时间推进,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司马师顺利接掌权位,但同时也面临如当初曹爽一样的境况,威信不足。 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初服从于司马懿的大佬,不一定服从司马师。 更何况司马师还不是天子。 野心既是人性,也是权力游戏的本质。 司马师当然不会满足于现状,甘愿当一个权臣而已,身处乱世激流,不进则亡! 历来权臣的下场都触目惊心。 司马懿固辞丞相、郡公、九锡,表面上是高风亮节,实则暗中也是坑了司马师一把。 连司马懿这种人物都不敢越雷池一步,你司马师何德何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