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73章 (第1/3页)
这套军功制度经历了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的改进,前后五百年的检验,到安史之乱,随着盛唐的崩塌而崩塌。 杨峥召来庞青,“秋收之前,此制务必宣扬全军。” 庞青一脸苦笑,“诸军宣义郎尚未满编,而且近日雍凉徙民、俘虏,皆需宣义郎……” “只需宣于河曲四折冲府即可,待秋收之后,其他折冲府缓缓补上。”杜预提议道。 杨峥点点头,先在河曲试行也不错,对鲁芝道:“青营还望伯父多多费心。” 目前青营,张斅启蒙,鲁芝教学,杨峥亲自抓思想教育。 其余武艺、战阵、兵法、算术等等,则有专门的人士教习。 连杜预得了空闲,也会去教授些算术与经典。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并非只抱着儒家经典死磕。 杨峥本着实用主义的考量,把礼、乐降了一级,形同后世之选修课,再说西平也没这条件搞音乐。 御则改为骑,在西北不会骑术可不行。 除此之外,杨峥还把医和农也加进青营之中。 这年头种田比什么都重要,也是一切的基础。 战事频仍,医的重要不言而喻。 不过一直寻不到高明的大夫,招贤司也招不到人,只能先空着,鼓励民间开办医馆。 “此是必然。”鲁芝拱手道,“招贤司丞杜宽亦是饱学之人,可以兼任于青营之中。” 杨峥对杜宽这老小子一肚子意见,心高气傲,之乎者也玩的一套一套的,做事却一塌糊涂,天天在搞什么春秋左氏传解,还动不动拉上杜预。 招贤司搞了这么久,也就弄来几个凉州二三流人物。 若不是看在杜预面子上,杨峥早让他卷铺盖走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