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魏_第37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2章 (第2/3页)

为三转,以此递减。

    别看只有十二转,真正通过军功达到正二品上柱国的寥寥无几。

    李二大帝时期,名将猛将如云,李靖、秦琼、李勣等赫赫有名的大将争杀二三十年,录前后勋,才被授以上柱国。

    一个朝代能有个秦琼、李勣?

    一个民族又能有几个李靖?

    而西魏的八柱国则不是通过军功得来的。

    历史长河滚滚向前,十二转军功本身也是在战国秦汉的军功体系改进而来的,比大秦的二十级军功爵位制要符合时代的多。

    也更容易施行。

    宣义郎下放到屯,军中还有司马等职位,可以作考功之用。

    这是明的,暗的还有九野营人员。

    三重考功体系各不统属,谎报军功之事无所遁形。

    不会出现秦军为争抢首级而自相残。

    更不会出现晚明时期杀良冒功之事。

    杨峥觉得北魏、西魏、隋唐之际武功赫赫,跟十二转军功有很大的关系。

    士卒上升通道被打开,自然人人用命。

    杨峥在与杜预商议整整三天之后,西平版十二转军功勋制新鲜出炉。

    甲士、勇士、猛士、云骑郎、飞骑郎、骁骑郎、鹰击郎、虎卫郎、鹰扬郎将、虎贲郎将、护军、上护军,分别对应一到十二转,从七品至正二品。

    当然,品级暂时空置。

    杨峥一个三品太守,封二品的上护军,有些太耸人听闻了。

    每一级都有明码标价的岁俸、田产、待遇。

    甲士百亩,勇士二百亩,猛士四百,递增至上护军的十顷。

    汉魏一顷差不多是二百四十亩。

    另外杨峥还规定云骑郎以上就要赋税,以避免产生类似明代的士绅阶级。

    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