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22章 (第3/3页)
十一月,伐吴之战正式拉开序幕。 魏军三路并进。 西路王昶、中路毌丘俭、东路司马昭领诸葛诞、胡遵。 不过朝中对司马昭领兵颇有微词。 傅嘏又上言劝谏,以安东将军统率镇东将军和征东将军,于军法不合,上下失序,军心生疑,而且司马昭资历不足,从未统领过大军,建议以太尉司马孚领兵。 不过司马师的心思显然不在战事之上,依旧没有采纳。 十二月,三路大军急进,南郡、武昌、东兴相继燃起战火。 东兴堤横亘在濡须水之上,不难攻破。 胡遵一马当先,作浮桥渡水,陈兵于大堤之上,命桓嘉、韩综向东、西二关城发动进攻。 但东西两城俱扼守形要,守将全端、留略死守城池,虽只有千人,却同仇敌忾,胡遵万人奈何不得。 与此同时,诸葛恪率兵四万,以吕据、丁奉、留赞、唐咨等将为前锋,日夜兼程而来。 胡遵久攻不下,锐气渐消,会天大雪,士气低落,闻吴军驰援,遂屯兵于东兴堤之上,以逸待劳。 天寒地冻,天地之间昏沉沉的一片。 几名士卒扛着长矛在堤坝上巡视。 其他袍泽已经躲入营帐之战,只有他们这一什还在尽忠职守。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格格不入者,必受排挤。 “马小兴,你这人也太过小心了,这鬼天气,吴狗攻的上来?”屯长赵惇裹着羊裘笑骂道。 领头什长向营帐中的屯长拱手施礼,“略作防备。” 屯长骂骂咧咧的缩回营帐,不再理外面坚持巡逻的士卒。 什长沉吟片刻,目光从南面转向北面徐塘方向。 魏军唯一的退路浮桥就在徐塘之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