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15章 (第1/3页)
而两人并没有让杨峥失望。 “府兵每户也是丰收,养一家三口绰绰有余,河曲五折冲府最为富足,掠夺甚多,有些人捕捉生羌为奴,给自家种田,也有一些在高原上活不下去的羌民,主动为奴,为府兵耕种。”杜预来之前,做足了调查,走访了不少地区。 私奴的出现与中原百姓主动依附士族是一个道理。 活下去,吃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 作为一个后世人,杨峥有些反感私奴制。 然而这是历史的必然。 汉魏以来,生口贸易从未断绝,汉高时,一名奴婢一万六千钱,到了东汉永建年间,五名奴婢花费二十万钱,市面上,一名会耕种会养马放牛的苍头价格也到了四万钱左右。 到了三国,奴隶贸易更是大行其道。 魏国和蜀国遮遮掩掩,吴国直接公开化、透明化,官府不仅收市税,还要收估税,出具文书,买定离手。 生口贸易利润极为丰厚,所以以前冯琦一直念念不忘,鼓动杨峥搜捕羌胡青少稚童。 任何事情,都要立足于实际。 存在的东西,自然有其合理性。 后世老美的繁荣,不也是奠定在千万非奴的尸骨之上? 府兵既要作战,又要耕田,私奴能减轻负担,让他们专心于作战。 羌汉同源,汉化起来,不是很难,但在凉州,还有很多不同源也坚决不愿汉化的族群,以及一些贱骨头,正好可以当一辈子的奴隶,为西平的发展添砖加瓦…… “元凯意下如何?” 杜预稍稍沉吟后道:“此事不能放任,又不可管的太紧,属下以为,私奴与屯田中的公奴应该同等,五年之后转为待归。” 杨峥点点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另外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