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霸总有点田_第1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5章 (第3/3页)

青苗回到他办公室之后才开口说:“是小白条。”

    林青苗大为震惊:“怎么会是他们。当时采访气氛很好的啊,而且稿件发出来后反响很大他们员工还感谢我给他们扬名了呢。”

    “他们后来找过我要求撤稿。”谢全安有几分抱歉地看着林青苗:“我没有同意。”

    “为什么啊?”林青苗叫了起来。

    “你那个稿件反响太大了,银保监会的领导都看到了。好像关注了一下他们公司,他们就很紧张,来找我删稿。我没同意他们也没很坚持。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谢全安有些黑脸:“后来好像他们又去找过陈路,陈路给了他们一份合作年框,谈了几次,价格没谈拢。这事陈路也有责任,他没跟我说他们的态度。我以为就是正常协商。”

    林青苗一下子明白了“敲诈勒索”的由来。

    如果说“合作稿”实质上是企业广告的话,“年框”则更像一种打包式服务,据林青苗曾听到陈路提过的一句两句,《一零财经》的年框价格是50万。不算太高,但也不低。签了年框的企业,媒体一般都会照顾一些,可写可不写的负面报道就不写了,正面报道都会稍带上。有些反感年框的企业会把它称作“保护费”。

    林青苗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对于年框这种合作形式,她不支持也不反对。媒体的盈利渠道就这么点,如果不搞年框,她的工资奖金从哪里来呢?她只有尽她所能不为了利益抹黑或者拔高企业,尽量做到客观采写。好在新流金融也是比较正规的媒体,没有过这种前科。

    而且为了保护记者采写新闻的客观性,新流的商务谈判从来不让记者参加。签了合作稿或者年框后,也只在事后告诉记者一声。是以林青苗对小白条后续的一系列事情是丝毫不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