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1566开始_第21章 慢慢来、不着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章 慢慢来、不着急 (第4/5页)



    【属性:社会生态崩溃性事件;】

    【级别:中等灾难;人口:32万;损失:折合白银254万两;……】

    【原因:政争阴谋;关键嫌疑人:已故杭州知府马明宇;……】

    【展望:41天后,人口死亡数将剧增30%;】

    【赈济:底线人均10两白银,计320万两;】

    【预估:因政争因素干扰,有效赈济的可能性35%;】

    【建议:……】

    这些数据分析,说实话,朱墨觉得挺符合实情的,但系统却没有给出建议,实在是少见的事儿,这可能是因为任何建议都不太可行吧?

    而朱墨却想到了一个更稳妥可靠的办法——

    融资赈灾。

    因为以他对大明的了解,江南富户非常之多,民间很有钱,应该具备融资赈灾的条件的……

    于是再查询系统,

    他竟发现江南的各项数据,其实已经具备实行“信用货币”的条件。且他以前泡明史吧,也看过大神说起元朝的中央银行制度和纸币发行,如此综合起来考虑,他忽然想到了一个统筹之策——

    在江南发行一笔公债,利诱江南富户认购,然后以此为本金,成立一家国有银行。接着,将银行功能定位为产业性、政策性银行的织造银行,投资升级江南的纺织业,并获得投资回报和税收。

    如此,大明的财政危机就能缓解,严家的话语权也就削弱。到时候事情干成了,倒逼朝廷接受,再议成立中央银行,也就是前元的宝钞提举司,再次发行大明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