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1566开始_第49章 喜大普奔在江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喜大普奔在江南 (第3/5页)

;而系统提示,四省作坊达到36000多户,潜在产能是300万匹,比起现在每年的数量,可是翻了6倍。

    如果能把这些小作坊搞大,产量还能增长,那就太了不起了。而要让小作坊迅速成长起来,最需要的当然是银子。

    而此刻,银子已经在手!

    那么接下来的事,就是借给这些小作坊。

    大明纺织业的利润,对外贸易在200%以上,对内也有50%多,那么,借钱的利息就可以放到八厘以上,比如一分。

    如此,

    则官营钱庄的一千多万两白银,每年将有四五厘的息差,足以构成织造银行的利润,一千万两白银,偿还利息后,每年还能赚四五十万两。

    不仅如此,

    大明的其他民间作坊之多,早已超出想象,对银子的需求那可是天文数字!一千万两根本不够用,以后还可以扩大数倍,比如三四千万两,那么光是银行的利润就有二三百万两。

    除此之外,还有各行各业的税收,加起来,大明的财政收入至少每年都有一千万两以上!

    如此,则大明还有什么可愁的?朱墨实在看不出来。至于朝野的议论,只要银子摆在眼前,什么流言都会立刻消失的……

    为此,

    他早已亲笔草就一份告示,因为是写给老百姓看的,省去了诸多华丽辞藻,用大白话写道——

    《告江南绸缎作坊及桑蚕户》:

    夫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大明官营江南钱庄今已成立,首批到位一千万两白银。皇家信用、童叟无欺。有缺钱的纺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