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 (第1/4页)
六年前的案子和如今这两起杀童案如出一辙。凶手一共作案五起,死者均为八到十二岁的儿童,最开始都是由家长报案失踪,半个月内必然发现孩子的尸体,而且均被弃尸在诸如垃圾场和公共卫生间这类极难搜集证据的地方,可以推断出凶手有一定的反侦察意识。五名死者的尸体被发现时都有几个共同的特征,一是全身赤|裸,二是手腕脚腕曾遭到捆绑,三是身上都有被殴打虐待的痕迹。法医曾仔细检查过这五个孩子的尸体,并未在他们身上找到可以指明案发地点或是凶手身份的线索,可以说凶手在弃尸之前曾做过相当谨慎的准备。 当年省城警方一度对这起案子束手无策,只能发动大量人力资源在各个弃尸现场寻找线索,据当时参与侦破的刑警回忆,那些天他们吃住都在垃圾场周围,每天都在垃圾堆里进进出出,一旦发现可疑物证就立刻送回局里检验。而负责公共卫生间取证的人就更加辛苦,不仅要将出现过的每一个脚印和指纹都进行取样分析,还要在大量污水和排泄物间寻找与凶手有关的线索,但最终只找到一枚疑似凶手的鞋印和一张曾经包裹过尸体的透明塑料布。 由于凶手选择受害者的方式较为随机,也缺乏更加明确的指向性线索,警方又不可能把购买过皮鞋的顾客和能接触到塑料布的人一一查证,也只能通过媒体呼吁广大家长注意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不要让年纪过小的孩子单独外出等等。这五起命案前后跨越了大约一年半的时间,凶手的作案间隔大约在两个月到三个月左右,而在最后一起案件发生之后,凶手就好像在一夜之间突然消失了。直到六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