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秦始皇一起造反_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73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和秦始皇一起造反 第73节 (第8/8页)

的税赋已经到三税一了,普通黔首交上去三分之一的粮食剩下的粮食并不足以饱腹。二是税收繁杂,口税、粮食税、刍稿税、户税等五花八门,还时不时会有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税赋。三是不均,权贵缴纳的税赋甚至比黔首缴纳的税赋更低,富者越富、贫者越贫,这是十分不合理的。”

    赵不息伸出三根手指,又缓缓将其中两根放下,只留一根食指。

    “可我认为,税赋固然重要,可要切实让黔首能根本性的吃饱肚子,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提高生产力。”

    “提高生产力?”萧何身体微微前倾,目不转睛的盯着赵不息。

    这是一个新名词,萧何自认为自己也算是熟读诗书,可他确认在百家典籍之内都没看到过这个名词。

    赵不息通俗解释:“生产力就是指一个劳动力利用工具创造的价值。种地的农民在田地中耕种生产粮食,做工的工人在城墙上垒砌砖石生产城墙,官吏在官衙之中处理政务生产秩序,这些就是生产力。”

    萧何恍然大悟,他很快就将赵不息所说的生产力和他的所见所闻结合了起来。

    “所以墨家制造更先进的工具,农家研究能种出更多粮食的技巧,这些都属于提高生产力。秦国修建郑国渠,让关中土地得到灌溉,提高了粮产,这也是提高生产力。”

    赵不息一句话打通了萧何的思路,他陷入了沉思中,赵不息也不着急打断萧何,任由萧何沉思。

    是啊,在关中地区,秦朝的税赋也是三税一,可因为关中有郑国渠,又能最先得到秦少府推广的先进农具和工具,所以关中地区的秦国人虽说也要缴纳许多税赋,可剩下的粮食还是能够养活一家人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