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穿到民国好好学习生活 第28节 (第4/5页)
这个妮儿最喜欢篆书,而最不喜欢隶书。 他就先投其所好,告诉她: “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喜欢篆书,说明你有一点悟性。” 然后就问珍卿,之前临过什么碑,珍卿就说,只临过《封泰山碑》。 一个《封泰山碑》,一共没有多少个字,她来回练了这些年,已经很熟练了。 李师父想了想说:“《封泰山碑》是小篆,我这里有一本《峄山刻石》,也是小篆,你姑且先学小篆,小篆写好,再说其他。脚踏实地,挺好。” 说着,李师父就开始教珍卿,逐字逐字地临摹这《峄山刻石》。 这师父讲课旁征博引,典故、轶事信手拈来,讲起课来也不故作高深,而是深入浅出,洋洋洒洒,讲得很有趣味。 珍卿不觉之间,听得专注极了。 上午一个多时辰,李师父给她讲了六个字的笔法,一边讲一边叫她自己写着练一练。 珍卿不但新学了几个字,还听了好多典故、轶事,感觉收获太多了。 李师父又带她去看他的藏书,装满了有三间屋子,想着李师父家里果然有底蕴,他自己也是个厉害的读书人。 不到半天时间,她心里就生出无限的敬佩。 讲真,她感觉李师父,比教了她七年的匡先生,还要厉害一些。 唉,虽然现在已是民国,但书法经典这些旧学问,只要做师父的能教得有趣,她还是能学得兴致勃勃的。 本来,杜太爷没跟她商量,就替她张罗了师父,她心里多少还有点不乐意。 可是这李师父一显身手,她的这点儿不愿意,一上午就烟消云散了。 到了中午,师娘就命人喊她到后面吃饭,李师父却不一起吃。 后来珍卿才知道,李师父之前生过大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