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1章 (第3/3页)
,知道何岱云已近五旬,以为要见的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却没想到本人竟如此英姿勃发,说只有四十岁他也会相信。 他迎上前去,颔首:“何先生,下午好。” 何岱云和颜悦色地回他:“下午好,坐。” 那亲切,比之他与他家老爷子向启淞相处时更甚。 向启淞典型大院子弟,深受老一辈熏陶,加之早年间在军中历练,坐在沙发上也腰板倍挺,整日不苟言笑,一副凛不可犯的模样,向繁洲明面上敢跟他叫板,但心里亦是难掩畏惧之意的。 他将包装好的文房四宝礼盒递上前去:“听闻何先生酷爱书法,晚辈在国内淘了些薄礼,请您笑纳。” 这东西不值几个钱,但凑齐这套笔墨纸砚却煞费了苦心,他半个月内寻了各地的非遗匠人们,加班加点才赶制出来。 跑了湖州找了匠人,做了王羲之兼爱的鼠须笔;去了歙县,淘了上好的徽墨;又去了宣城泾县,定了宣纸;最后还跑去贵州,定了雕刻华美且颇具实用价值的思州砚。 何岱云爱古董更甚书法他是知道的,他这礼对于何岱云来说轻了,他也是知道的,向繁洲自然懂得要投其所好,那些古董他不是不能托人淘到,但何岱云虽为华人,却久居国外,他带什么远渡重洋都像是民族罪人。 他这礼懂的人自懂,至少算得上用心,再者说他本就是危机时刻寻出路,何岱云自然也知悉,拿更好的东西来虚张声势也无益。 “劳烦你漂洋过海,来迎我一个老头子的喜好了。”何岱云笑说,像是看着家里的晚辈一般,目光慈爱。 “何先生客气,您身体健朗尤甚吾辈,”向繁洲说,“您自谦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