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诗重提_第46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第2/3页)

给她。

    “不用,谢谢。”她拒绝了,她姗姗来迟,哪还有到现场就休息的道理。

    向繁洲是希望她同意的,却没说什么,站在一旁等他们交谈。

    “何总监,别客气,把这里当自己家,”赵禹说,“你们都是大城市来的,比我们当地电视台专业,能大老远跑来帮我们肃县,我们乡亲们都是很开心的。您带团队费心了,生病了休息休息是应该的。”

    “谢谢。”不论这是不是场面话,何慕心里都是暖的。

    向繁洲一开始听到男人话冒出的气焰也压了压。

    “我知道你们专业,但是我这有个建议,不知道能不能提一下?”赵禹说。

    第22章

    团队有人想要来和何慕打招呼, 看到这个场面却步了,仅仅颔首便撤退了战场。

    “当然。”何慕洗耳恭听。

    赵禹推了推鼻梁上的方型眼镜,思索片刻:“孩子们朗诵的这首诗能不能换一首, 换一个更轻快的。”

    向繁洲电话响了, 眼神与她示意, 转身去接电话。

    何慕忖度着。

    创意脚本和拍摄脚本这里都只是一笔带过,只是确定要拍摄一个读书的镜头,没有具体确定朗诵什么内容,这首诗应该是团队现场临时定下的。

    《己亥杂诗》成诗于晚清,诗人在动荡的历史时代见证了层出不穷的社会弊病,这几句抒发了诗人的爱国之情, 是有气魄和格局的, 但放在整个影片中确实有点太重了, 太沉闷了些。

    接手这个项目时, 何慕团队共同查阅了海量的文字和影像资料, 对留守儿童的境遇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 也通过学校老师拍摄的教学与日常视频,感知到了这些孩子的纯真和与生俱来的天赋。

    孩子们的诗和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