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_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2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古代小商贩养家科举日常 第25节 (第6/9页)

寄北已经很是熟练了,虽然选题的范围比县试广了不少,他还是顺利完成了。第一场过后黄寄北算是融入考试氛围了。

    第二场杂文。杂文有点像现代的应用文和公文写作,是这个时候的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论、赞等体裁,属于官吏所必备的技能。

    比如说《陈情表》就是李密写给当时圣上大的奏疏,苏洵的《六国论》是他的政论文代表作。杂文是非常贴合实际的,官场上日常办公少不了写各种文章,能写的一手好文上司看起来心情也愉快,若是文章主旨不明,逻辑混乱,东拉西扯的,一件事情都说不清楚,任谁看了也不会喜欢这种下属的。

    李密的这封《陈情表》不仅让他顺利的摆脱了当时的困境,得到了圣上的谅解,还流传千古,令后人膜拜。我国古代的韩愈韩大家也是一位写杂文的好手。黄寄北虽不像这些先贤能写流传后世的名篇,但也能做到文义通达,言之有物了。

    第三场策论。黄寄北觉得策论算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察方式了。“策论”也叫“时务策”,考试的内容都是一些时事问题,让考生写出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回答评定出考生的成绩高下,考察的考生的政治能力。

    这种能力很重要,对朝廷官员来说,文章写得不好,只要不是礼部翰林院的官员,影响不大。如果政治能力不行,那治下的黎民就要受苦了。

    最后一场考完走出考场的时候,黄寄北已是筋疲力尽,虽然每天只考一场还可以晚上回客栈休息,但在精神高度集中下人的消耗也就更大了。

    等候在外的黄长植一下子就看到了人群中的黄寄北。

    他和程远在把黄寄北搀扶到了马车上,然后给他倒了一杯仔细温着的白开水。

    热水下肚后,黄寄北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