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上海滩_第八十五章,混乱的1936年续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混乱的1936年续1。 (第6/8页)

济棠派人前往南京述职。委员长向其透露了解决新桂系之方针政策,并要求陈济棠配合,同时驱逐广东境内一切反委员长势力。陈济棠得知后,甚为猜忌,认为唇亡齿寒,新桂系一旦失败,粤系亦不能避免被委员长吞并之命运。故反而积极主动联络新桂系,一同反对南京政府。

    1936年5月12,南京政府元老,反委员长派人物,粤系名义上的首领胡汉民(实权归于陈济棠),因突发脑溢血死亡。委员长借胡汉民之死,立即宣布五条建议:第一,取消两广的半独立地位;第二,派人取代胡汉民在广东省政府之地位,改组广东省政府;第三,原粤系人物愿意到南京工作者随意,不愿由中央政府资助出洋考察;第四,粤军各军师长由军委会统一任命;第五,取消广东货币,统一以法币。此五条建议意图将广东权力收归中央。五条建议一出,立即引起陈济棠的强烈反弹。陈济棠不愿坐以待毙,立即联络新桂系,决定共同出兵,北上反击委员长。

    9月中旬,委员长调集部队,准备武装解决两广。而粤桂两军则出动30万人马,飞机一百多架,内河舰艇二十多艘,抢先进攻湖南。但当时何键已经投向中央,和中央军一道防堵粤桂两军。粤桂两军暂停于湘南,不再前进。委员长在广东培养反陈势力已经多年。两广一起事,粤军第一军军长余汉谋便暗中与委员长联络,随后发表通电,宣布归顺中央。委员长则允诺倒陈后,粤军实力大损。新桂系三大首领赶紧与陈济棠见面商议,统一军政,财政,并且将军心已经不稳的粤军布置在内线,而桂军布置在外线。

    10月13日,南京政府五届二中全会决议撤销西南执行部,军委会则宣布撤销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