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七章,日本人的应对 (第3/7页)
以后执掌日本外交大权,策划推动日本侵华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使非常依赖世界市场的日本经济遭受到巨大打击,经济的崩溃激发了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政治危机。1932年,犬养毅的政党联盟内阁因法西斯军人发动五一五事件而瓦解,犬养毅本人在政变中被暗杀。海军大将斋藤实组成了新内阁,这届内阁对军部的嚣张采取妥协的态度,希望军部能“尊重“内阁,形成“举国一致“的局面。此时的日本正一步步走向对外侵略扩张的法西斯道路,军部力量不断膨胀。广田弘毅此时取代内田康哉出任新内阁的外相。 中国东北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扶植傀儡皇帝溥仪建立所谓的“满洲国“后,开始向华北伸出侵略之手,日本的侵略激起了全中国人民的反抗,广田弘毅在这种背景下出任新外相。广田弘毅实际上是积极主张对华侵略的,但同时,他又是一个深谙外交之道的资深外交官。因而,广田弘毅尽心尽力为法西斯侵略者出谋划策,采用对中国人民反抗的巧妙外交手段来实现最终的侵略目的。前外相内田康哉奉行“焦土外交“的政策,让日本政府正式承认了“满洲国“并退出了国际联盟,获得了短期目标的完成。广田弘毅上任伊始就以和平使者的形象承诺,“在我充任外相期内,是不会发生战争的“,并且宣布实行“协和外交“他这样做实质并不是出于维护和平的好心,而是维护在华既得侵略权益,巩固“战果“,同时,获得国际社会的谅解,改变日本在国际上的孤立状况。 在1933年10月召开的“五相会议“上,广田弘毅推出“协和外交“的主要举措,他力主加强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