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谭_第二百六十五章 偶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六十五章 偶见 (第5/6页)

时也是约束和规范其运作交易;经过一番各种博弈的朝廷才颁下敕令,在作为中原水陆枢纽的洛都城内,紧靠着宝泉坊中心的原市所,设立专门债市。

    因此演变至今,对于大唐所属的诸侯分藩,依照各自的等秩、赋税和资源产出,自有一套严密的审核和验证流程、规范,决定其能够发行私债规模和年限。因此,这也是制约外藩诸侯的手段之一。

    但是,既然是以诸侯藩家名义私募的债券;在具体的公信力和作为准备金的质押项目底蕴上,无疑就不能与拥有极为庞大,人口、土地体量的中土朝廷相提并论了。同样也被分为三六九等之别。

    其中信用最高的,规模最大的,无疑就是身为大唐第一藩,囊括了波斯、大食故地的西国大夏;又因为其与泰西大秦(东罗马)接壤;所以变相掌握了东西之间,丝绸之路/黄金公路的巨大利益。

    其次是同样出自一梁三家,虽无藩国之名,却有藩国之实的南海(广府)分家;不但拥有南海列国的宗藩权柄和香料海岸。还有新洲/北俱芦洲(美洲大陆沿岸)和大小澳,专属的管领和通贸权。

    因此也被称为票面价值最稳定,孳利贴息收益也是基本雷打不动的铁票;同时也是许多富有人家,用作传家财产和大额支付的等价物。因为只要数额够大,孳利也同样可观,还不怕不肖子孙败掉。

    然而除了这些顶级的属国巨藩/大诸侯外,同样还有散布在寰宇海内的大量中小诸侯藩家,就不免有些鱼龙混杂,而良莠不齐了。因此,他们虽然也有发行私募藩债的资格,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