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04章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 (第2/4页)
下情况; 为什么造反打粮?因为饿! 朝廷;“别反了!给你粮食!” 流民;投降! 朝廷;“困难了,粮食缓一缓。” 流民;反了! 朝廷;“别反啊!粮食来了!” 流民;投降! 朝廷;“困难了,喝几天稀粥!” 流民;饿不行了,反了! 朝廷;粮食来了! 流民;降了!粥里怎么有沙子? 朝廷;吃完这顿,解散回家,各自种地去! 流民;那不行!天灾人祸,田地荒芜,只有抱团才能活下去!你解散吧,我去找其他“营头” 洪承畴;“杀降!” 流民;贼你妈!去找“义军”,跟“洪老九”拼了! 流民口中的“义军”,就是朝廷口中的“叛军” 有些人称呼“流寇”或者“农民军”或者“义军” 其实也对也不对,因为营头太杂,什么人都有。 这里有本身就是山匪强盗,后来当“流寇”的。 有饥寒交迫的农民,揭竿而起的“义军” 也有原本是官军,直接抄家伙抢大户的“叛军” 不过十几年打下来,其实流寇和义军基本打没了,现在活下来的,基本都是原来的“叛军” 有人认为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饥寒交迫的农民,其实不是的。 李自成造反的时候,其实是明军边军中的把总,是有编制的正规军将领。 他造反的时候手下有五百多人,不仅有马队,火铳,还有现成的火炮。 李自成原本接到命令,是去保护皇帝和后金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