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4 (第2/4页)
逊大唐盛世太宗皇帝时候房杜之谋。” 拿太宗盛世比较今日西霞皇朝,崇明帝心内汗颜,却也实实赞叹夏阁老的口才,夏阁老环视四周,继续侃侃而谈:“陈大人丁忧之期早过,内阁有了他,必然如虎添翼。” 夏阁老聪明,直接搬出先帝,又表明内阁的态度,先堵了众大臣的嘴。慕容清微微颔首,对这位阁老十分满意。 陈如峻,崇明帝慕容清的亲姐夫,本在翰林院就职,先帝时外放任了淮州太守,任职期间政绩卓越,是民间呼声极高的清贵之臣。 慕容清继位的次年,陈母病故,陈如峻丁忧在家,本是三年的孝期,此后六年内却不曾起复。 陈家在当地是大族,历来耕读传家,离开仁途的陈如峻归于族中,在淮州置地百亩,又创立国学书院,从此教书育人。 曾经的翰林院大学士亲自授课,附近的举子闻风而动,拿趋之若鹜来形容,绝不夸大。七年间育人成才无数,如今已然桃李满天下。 崇明帝继位七年,朝中不曾起用一位慕容家与苏家的亲眷。 慕容清对亲姐夫满怀愧疚,陈如峻却甘愿韬光隐晦,无怨无悔。不仅不提起复,连京城都不曾踏进。 苏家的族长更有意思,领苏氏嫡支隐居新安州玉泉山下苍南县城,买了几个山头、庄园,又对着山头种了数十亩菊园,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现南山”的意境,过起更为避世的生活。 朝堂中的微妙细小之处,被各级官员们无限放大,陈如峻被吏部自动忽略,两家的青年才俊之辈,虽有人考场高中,却也只是侯补,选不上实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