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第2/3页)
na,验明了正身。 还有,他没有稳定工作,但确实有着不错的经济收入。一名侦查员自嘲似的补充道,我们去银行调了流水,他的收入比我们高不少。所以,基本确定他确实在从事电信诈骗的犯罪行为。而且这种电信诈骗,还没接到相关报警。 这么好的消息。我兴奋地说道。 那坏消息是啥?大宝问道。 坏消息是,我们调取了刁才的手机通话记录,你猜这一周之内,有多少条?黄支队苦笑着问道。 三百条?我见黄支队这意思就是不少,于是可劲往上猜了一下。 七百条!黄支队说。 我吓了一跳,说:七百条?一天一百个电话他是怎么接得过来的? 都是生意上的吗?林涛说,受骗的人这么多? 受骗的人有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打电话咨询的肯定不少。黄支队说。 这么多人都对自己的配偶心存怀疑吗?大宝说,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哪里? 黄支队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膀。 确实是一个坏消息。我说,不过,既然我们推断死者的死亡时间是前天傍晚,那个时间点的电话号码是不是可以作为重点排查的依据呢? 如果要排查,就要做到万无一失。我们没有依据可以证实,凶手和死者打完电话后不久就杀人,对吧?黄支队说,即便我们大胆地缩小排查范围,依旧是非常难的。因为,我们手上没有证据,没有甄别的依据,让我们如何去排查呢?更要命的是,有很多电话,都是固定电话,诸如公用电话什么的,就更没办法排查了。 也就是说,通过手机号码来发现犯罪分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了。我沉吟道,但至少我们现在更改了侦查方向,也算是进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