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 (第4/4页)
的教训,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于发顶,这种汉民族的风俗经历了四千年,没有太大的变化。周边的少数民族,有剃掉一部分,留一部分蓄辫的。宋朝时的金人是剃掉头顶发,编辫垂肩。满人的发式就是同金人一致的,因为他们同出于女真族。清军入关后,为了铲除汉人的民族意识,清王朝以“天下一家,君犹父也,父子一体,岂容违异”为由,于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剃发令,全国男子一律剃发留辫。当时这个法令遭到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但这些反对最终都失败了。天长日久,人们剃发蓄辫成了习惯,拖在脑后的一条长长的辫子就成了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满清派出的留学生在国外也是留着长辫子,被西方人戏称为“猪尾巴”。后来有些人在国外呆的时间长了就把辫子给剪了,剪了之后有的人就不敢回国了。现在看来,如果国内也都剪了辫子,那就有利于留学生回国报效国家啊!真是个有智慧的政策,一举多得。 现在洛阳城里到处在剪辫子,什么人都有,有官府的,有民间的,有在街上剪的,还有走家串户的,像抓猪一样,剪辫子的剪了辫子一阵阵的高兴,被剪的就不大相同了,懒的还挺高兴,以后不用梳理了,省事了。恋旧的就不行了,哭着跑着,像是被人欺负了一样。剪完之后大家的发型基本一样,都不太好看。但不管怎样,剪了辫子就证明支持革命,支持民国。 元府上下也在议论纷纷,下人们有的出门被抓去剪了辫子正在哭着,有的想把辫子藏起来,但又怕被人发现,真是人心惶惶。元老爷自己也在发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