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欲问孤鸿向何处 (第4/6页)
,帐营中的诸位都是这样想的。 思绪翩飞,他突然想起在汴京时的雪夜里,宁良玉半醉的问他,这场仗要打多久。 其实他也不知道要打多久。初春之际,就有异族来犯。到了凛冬,这帮人便龟缩起来。如此往复循环,仿佛永远也杀不完。征战也全不是他幼时想的那样,无边白骨,甚至难以辨认面目,更妄论将人敛尸送归。 几度死亡逼近,他都在想,早知如此,就不该只是唐突一个亲吻。战事吃紧,寻常家书也大都在驿站堆积,暂且都收不到。越是这样,宋桓便愈发怀念起远在千里之外的宁良玉来。也不知他在做什么,天气转暖,或许没那么体寒羸弱了罢。今夜的月格外明亮,若是在汴京,他定是会同宁良玉一道赏月烹茶,然后闲谈半宿。 诸如此类的胡思乱想了一阵,宋桓就站起身来,拍了拍身上的草屑,跳下了草垛,往更明亮的营地走去。 他仅仅允许自己颓唐软弱这么一小会,一首曲子的时间。 皇帝也在赏月。他是风雅惯了的,仿造古时的藤竹床上铺着绸垫,一身月白纱袍习习而动,自觉有姑射仙人之风逸。 这是宫中的琉璃阁,三面环水,移了广佛寺供奉的莲花来妆点。长柱雕着飞鹤环绕,以最是轻软的雪纱做帐,远望犹如登仙府邸,十分脱俗。 落成之日,便得皇帝亲笔赐名,叫做“望仙阁”。 此地清幽飘渺,天子觉得也很合宁良玉那番雅艳清姿。若是让他入主后庭,此地自然当仁不让,是他金屋藏娇之所。可惜,宁良玉的伤口太深,留了极丑陋的疤痕。不然,今夜清晖淼淼,定然要他陪王伴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