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34 (第3/4页)
说起来也是好事,因为有田径迷们的宽容和鼓励,所以运动员们不会在高压的环境下受到各种不应该他们承受的人生攻击和一些蔑视言论。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生长在这种温暖的舆论环境下的运动员们,就会比较怠惰和容易得到满足。 因为只要他们得到一定的成绩,得到一定的进步,就会有无数的赞誉扑面而来。 其实早年的100米和200米也是类似的环境,但是这两个项目中,特别是100米这个项目,一直都是国内径赛上最受重视的项目,所以田管中心会承受来自体总的压力,而田管中心也会将这种压力下发到各个田径队,让田径队加大对选手培养的力度。 可以说,为了在100米这个项目上获得突破,国内的整个体育体系都是承受了一定的压迫感的,在这种环境下,每一秒的进步当然也会得到夸赞,但是所有人肩上的担子同时也仍旧很重,并不会因为取得了些微的成绩就变得高兴飘忽。 400米这个项目则不同,国内当然同样也在400米这个项目上投入了不小,但是400米项目由于整体技术的难度较高,对于国内来说,虽然知道400米这个项目从训练上来讲就是那么点道理,可是这些道理到底该如何运用,到底该怎样才能培养出至少亚洲一流水准的400米运动员……这些都是国内难以解决的难题。 长此以往,田管中心方面默认400米项目是难以攻克的硬骨头,决定先攻克100米和200米项目,然后再把已经掌握的成熟训练经验继续研究,运用到400米这个项目上来。 这就决定了,田管中心和体总方面能够’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