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烟云_第一章 两司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两司马 (第2/5页)

此便改成了“荣”。

    黄品贤是两年前咸丰三年八月下旬,石祥祯攻占九江,那一年的年尾,在九江附近给征入太平军,那个时候他刚满二十一岁,起初对太平天国的一些语言不很习惯,毕竟一些字词已经用了多年,不过一年多的时间里,倒是也渐渐适应了,有时候听一些广西老兄弟说话,还觉得很有意思。

    他们讲起当年金田起事,“高老山山令遵正,十字有一笔祈祈”,事实上是拆字法,“山山”合起来是一个“出”字,“十字有一笔”是一个“千”字,“高老”是代称天父,合起来就是“天父出令,千祈尊正”,两广客家人讲的“千祈”,就是“千万”的意思,表示很郑重的嘱托,比如旅帅万汉清是加了功勋的老兄弟,从永安一路突围北上,方才就说“千祈不得有误”,有的时候黄品贤就想,将来天国平灭了妖魔,一统山河,或许许多人都会开始讲客家话。

    黄品贤将万汉清的话记在心中,回到本馆,便传达道:“所有的牌面,将军械衣服整理好,不得有枪无杆,红粉枪码都用油纸包裹好,随身携带三日口粮,牌尾带齐碗锅油盐,明天早上荣初装身开拔。”

    牌面是精壮作战人员,牌尾是后勤支援,多是老弱年幼之人。

    一个牌尾叫做刘瘸子的五十几岁男人问道:“善人,我们去哪里呵?”

    黄品贤道:“只要听检点大人的号令便好,大人胸中自有筹划,我们到了那里,定然旗开得胜。”

    检点大人便是陈玉成,去年三月里,太平军围攻武昌,久攻不下,陈玉成本来是典圣粮,但是他向来骁勇,带领五百名精锐,在夜间从城墙攀援而上,在武昌城头竖起了太平军的黄旗,并且高呼,“天兵进城!”,于是武昌城中人心惊惶,军队四散奔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