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1章 制作花饽饽 (第2/4页)
人不会选择用它来做吃的,但是用它来制作而成的“神仙引子”因为经过了稀释以后,它的味道就会变得特别清香。 用它来发酵就会为面团注入天然的植物清香,但是发酵过程却异常缓慢,而且制作花饽饽还要经过三次发酵、三次醒面,这样才能让花饽饽质地蓬松,但口感却很筋道而且越嚼越香。 柳石河这边自然是没有“神仙引子”的,江明月也没有特别准备,所以她打算用“老面”来代替,这也是农村最常用的酵母,是每一次和面后都保留下来的老酵母。 这个发面效果也很好,不过照比“神仙引子”来说肯定是少了植物的清香的,不过食材所限,只能如此了。 除了酵母,和面的过程中还需要选择性的加入牛奶、糖、鸡蛋、蔬菜汁等物。后面几样好找,但是牛奶不好弄,还是吴金柱跑了几个大队找到了一头刚生了小牛的母牛才挤来的奶,同时为了补偿,他给了饲养员半块豆饼来做谢礼。 这还是江明月弄来准备给坐月子时的老母猪吃的,每块豆饼都比脸盆还大,五公分厚。半块豆饼换了小半桶牛奶,饲养员也乐意。 有了原材料了,那就开始和面,六个面盆依次排开,江明月、吴栓柱、张慧心、吴金柱、李翠兰、吴桂兰一人一个在江明月指挥带领下开始和面。 这也是个手艺活,要求达到三光,即手光、面光、盆光。 吴栓柱一不小心水就放多了,然后就往里添面,手一抖发现面又添多了,然后只能又加水,水加多了又加面,如此重复,最后搞得面越和越多,还是张慧心看不过去,帮他调整好了比例,这才把面和好,但是他那盆面是最多的。 面和好后就是饧面,也叫醒面,就是将面盆放在温暖的炕头,让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