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章 (第3/3页)
轮车。 程子砚正蹲在电动三轮车的旁边,拿着一个笔记本和一把卷尺,在测量着什么。 我们要去尸检了,你在?我们走到程子砚的身边,我问道。 哦,这辆三轮车其实还是很有特征的。程子砚用她柔柔的声音说道,我测量一下,然后请一位侦查员同志开着它在监控头下行驶。我做好了侦查实验,也方便在众多视频中,寻找案发当晚被害人的行驶轨迹。 这也行?我有些惊讶,心想果真是隔行如隔山啊。 程子砚脸微微一红,点了点头。简单的一个小动作,我却看出了她内心强大的自信。 3. 相比于现场情况,尸体情况更是简单多了,本来损伤就少,还经过一次尸检,我们还能再做的事情不多了。 我针对死者尸体上唯一一处损伤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这一处损伤在死者的右侧颈部,是一个由单刃刺器形成的刺创。创口的底部,正好是颈动脉,锐利的刺器把颈动脉一切两半。 因为是刺创不是砍创,而且创道是向内水平倾斜的,所以颈动脉内的血液因为有外面软组织的遮挡,并没有喷射出来,这也是现场喷溅状血迹不多的原因。通过这一点,我们基本可以肯定,凶手的身上并不会黏附大量的血迹。 我用探针沿着创道探了一探,说:这创道上钝下锐,如果按照正常的持刀姿势,应该是小鱼际握刀式,而不是虎口握刀式。小鱼际握刀式一刀扎下去,创道还是水平的,说明什么? 大宝用卷尺量了量尸长,说:尸长一米六。既然创道是水平的,那么说明凶手个子不高。如果凶手和死者身高落差大的话,这样扎下去创道应该是向下倾斜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