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5 (第2/4页)
名极好,咱们出去,只要打着李氏墨坊的名头,别的商家多会重看几分的。”那姓莫的拍着胸脯道。 “那这么说。这李景明这些个房产还真是那个徽州李氏墨坊的?”边上人有偷偷的看了那葛氏一眼,压低着声音道。 “看这样子,我看八九不离十了。”那老莫也压低声音道。虽然知道当年李氏墨坊的情形,但毕竟事隔多年,这些产业一直是李景明在打理,事实如何他自不晓得。只是如今看贞娘一行这理直气壮的,再加上平日里葛家人仗着葛大拿是巡栏的身份。对周围的商家压榨的十分厉害,心里不平。反倒站在了贞娘一行人这一边。 所谓的巡栏,便是帮着朝廷课税司收税的。 以前,在贞娘的印象里,古代对商业税是不重视的,甚至一些历史里面,总是说商业税很低。所以,商人虽然没地位,但赚钱是很容易的,只是等她身临其境了,又在墨坊干了一段时间才知道,大明的商业税很重,尤其是在这中后期。 别的不说,就说这开店的吧,有交易税,定额税,门摊税,塌房税等等,有的时候一种税里面还有细分,比如说定额税还有正余银之别,总之商人的税很重,难怪在明朝的中后期,各地抗税抗税监的运动常常是星火燎原之势。 而这所有的税,课税司的税使自然不会亲自来收,于是便会将税区分成几片,征巡栏若干代为收税,而这些担任巡栏的,要么是本地富户,要么便是一些闲汉组成的帮派头头担任。 可以说巡栏之职虽低微,但权利不小,若真是要为难起人来,便是弄得一些商家倾家荡产也是可以有的,所以,不到万不得以,商家是绝对不敢得罪巡栏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