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4 (第1/4页)
,主要是后世信息传递发达,不象是这个时代,便是一个很普通的消息,有时都难以找到。 接下来,贞娘便又听自家姑父同宗林先生说了一些南京商界的问题。 南京商界可以说是牛人遍地啊。 但各地商人多有属于自己的行业。比如说,钱庄和典当行,多是徽商和晋商瓜分。 酒楼多是本地大家,背后自有着各色背景,总之没有一家是省油的灯。 织造多来自于苏杭芜湖等地,当然象韩以贵这样的外地人也有,但在本行业中,便显得有些势单力薄。 而药材商多来自北方… 等等。 至于贞娘最关注的墨业,如今还远没有到历史是上历朝时期,徽州一统的局面。如今在南京,墨业格局还是一片混乱时期。 宜兴的于家,天台的黄家,松江的卫家,预章朱家。再还有一些专门卖文房四房的商家,总之,墨业尚没有一个领头人,而这些之中,还算松江的卫家,预章的朱家名气盛一点。 尤其是朱家,元朝时,朱万军可是整个墨业的领头羊。 只是多年来,朱家也已呈颓势,但不管如何。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朱家还是有些底子在的。 “不过,听说田家也来南京了。他们可是携着贡墨之势,如今南京墨业一片风声鹤唳啊。”胡宗林看着贞娘有些打趣的道。 李墨要想在南京立足,得学会夹缝中生存。 “商会的人怎么看?”贞娘侧过脸问。 “自然是支持,近年来我们徽商势力渐起,晋商压制我们挺厉害。罗家要真能拿下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