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_分卷阅读16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6 (第3/4页)

,所谓轻胶十万杵,李墨在杵捣和锤打上很是下功夫的,因此,李墨的特点是比较沉,这块墨不象。

    再一看题款,为潞州龙宾,便明白了,这确实不是李墨。

    只是又看此墨已现鱼鳞纹,墨的外表已形成了一种包浆,贞娘可以肯定,这方墨必是古墨。

    想着,贞娘琢磨开了。

    古墨?潞州龙宾,贞娘想着,又将墨放在鼻闻了闻,竟隐隐有一丝荷花的淡香,这味道很淡,一般人怕是闻不出来,不过,贞娘前世从会走路起就跟着自家爷爷后面学制墨,对于墨的各种配伍可以说是知之甚深,因此还是能通过些微的气味闻出来的。

    潞州龙宾?荷花香气?这二地得结合起来,贞娘不由的就想到了唐明皇,其中有一个关于龙香墨的传闻,据说,唐明皇曾为潞州别驾,某夜,正书写的时候,便见案上一方墨上出现一个黑衣小道士,如蝇而行,那小道士见到他则直呼‘万岁’。

    唐明皇问其来历,言曰:“墨之精,龙宾也。”

    此事颇为神奇。

    后来唐明皇登基,取荷花汁液和墨,因记得龙宾之事,便把此墨命名为‘龙香剂’。

    这应该就是龙香墨得名的由来。

    此后,随着时代的发展,龙香墨的香料也由荷花改为冰片,麝香等。

    也就是说,唐时的龙香墨便是以荷花为香料的。

    此墨题款为潞州龙宾,贞娘觉得,这款墨搞不好就是唐明皇的自制龙香墨。当然,此墨倒底是不是出自唐明皇之手不好说,但此墨为唐时的龙香墨却是肯定的。

    “金花姑姑,这墨可是好东西啊,赶紧着收好,可别叫润哥儿糟蹋了。”贞娘这时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