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赐婚 (第5/6页)
针线娘子们,在上房旁边的西耳房里,开始加紧赶工。 只因,玉柱三日后要去吏部和都察院报到。 所以,裁缝和针线娘子们,最迫切的任务是,先要把上衙的常服补子做出来。 一直做隆家珠宝生意的瑞昌银号的东家,得知消息后,亲自带着很多挂朝珠来了。 李四儿看着密密麻麻的朝珠,简直要挑花了眼。 玉柱专门研究过大清会典和各种上朝的规矩。 怎么说呢,他的官职不高,没资格参加每日的“御门听政”。 按照规矩,普通官员们,只能参加大朝和常朝。 每年的元旦、冬至及万寿节,皇帝御太和殿接受王公、文武百官的参拜、庆贺,称之为大朝。 大朝的意义在于体现国家礼制,皇帝在大朝会上也不会处理任何政务。 说穿了,大朝就是一种礼制的仪式而已,一年之中仅有三次。 常朝,则是指文武百官,每个月的初五、十五、二十五,这三日都要参加的朝会。一个月仅有三次。 真正处理日常朝政的议事机制,其实是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也就是皇帝驾临乾清门前,亲裁大政。 有资格参加的臣下,包括:管部的阿哥、殿阁大学士、六部的满汉尚书、满汉左都御史、理藩院满汉尚书、通政使和日讲起居注官,这些人是固定的听政班底。 偶尔,因为议事的需要,也会召来王公大臣,或是各部相关的官员等。 有资格参与御门听政的官员,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