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6章 帮老八的忙 (第5/6页)
那个脏官那里搞几万两,每月都有不小的进帐。 积少成多,这么些年,楞是让隆科多积攒下了偌大的家当。 说句心里话,那个时代的满洲权贵缺钱花了,都和隆科多差不多是一个路数。 就连四阿哥胤禛,也干过不少次这种敲诈勒索,强夺人产的恶事。 按制,七品笔贴式,年俸银不过才40两而已,另有禄米40斛(胡,不读斗)。 十升曰斗,五斗曰斛,十斗曰石,百升曰石。 也就是说,七品笔贴式,一年也就2000升禄米而已。一升为一斤八两。 这里的禄米,并不是上等白米,而是最次一等的粳(精,不读梗)米,甚至是缺德的掺沙米。 通常情况,这么点钱和米,家中若有两个子女以上。在这物价贼贵的四九城里,除了过年外,平时就吃不上rou了。 客观的说,康熙朝的小京官们,日子过得异常清苦! 很多小京官,要靠举债,才能撑得下去,更别提买宅置地了。 到了雍正朝的时候,非常熟悉基层官场的雍正,让京官们食了双俸,这才大大的缓解了他们的窘况。 平郡王府,位于宣武门以西的石附马大街里。从三甲巷的衙门过去,要绕到西长安街,经西单牌楼,报子街和西铁匠营。 说句心里话,坐官轿和坐马车,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马车再颠簸,也比官轿舒服得多。官轿,一走一晃,颠得午膳都要吐出来了。 但是,没办法,玉柱现在是官老爷了,还是典型的文臣,必须坐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