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_第四十二节 长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二节 长漂 (第3/4页)

光。

    可其门下弟子就未必了。

    从吕后时期开始复苏的文化界,发展到今天,培养出来的各种学者,已经数以十万记。

    但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没有可能获得举荐,从而出任官僚。

    于是,这些人有的选择停留在各地诸侯王的王宫附近,以希望能获得诸侯王的看重,从而实现梦想。

    野心更大的,就直接来了长安,停留在长安,形成了长漂群体。

    但是,居长安大不易。

    想在长安生存下来,那可是需要毅力的。

    举个例子,后来著名的励志故事的主角朱买臣,曾经就是长漂的一员,他在没发迹前,在长安怎么活下去的?

    史书记载,朱买臣甚至一度要靠在长安的老乡们施舍才能活下来。

    另一位刘彻朝的大臣公孙弘也曾是长漂中的一员,不过他运气好,没混多久就碰上了建元新政,捞了个官当。

    主父偃也当过长漂,但比公孙弘惨了点,还是靠着投靠卫青,才不至于被饿死。

    这些都是混出头的,那些没混出头的人,无疑是凄惨的。

    像朱买臣,要不是碰上了老乡严助帮忙,他估计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绝大部分的长漂,据刘德了解,大部分都是在长安靠着给人抄写书信,做些杂事,勉强维持生计。

    这些人在长安流连不去,每天抄写完书信,做完杂事,凑到了几天的伙食费后就出门,在各个公侯亲贵大臣的府邸门口投递他们写的诗赋、策文。

    希冀着能得到某位贵人看重,从此青云直上。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不久前会稽人严忌靠着几篇诗赋成功的打动了刘德叔父刘武,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