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河山风月_64、赵匡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64、赵匡义 (第5/6页)

人。

    史从云喜欢挑软柿子捏,但其实这可不是件简单事,而是一种战略智慧,特别是上升到国家层面后。

    战争是成本极高的危险行为,如果打仗不能回本,那国家只会越打越弱,越打越穷,就算打胜了都没用。

    什么情况下能保证打仗大概率回本,甚至发战争财?那就是挑着软柿子捏。

    历史上那些武功威震四海,青史留名的皇帝,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看起来好像他们用兵天生如神,胸有甲兵韬略,无人能挡,手下各个都能打。

    可如果仔细看他们对大局的细节cao作,多数时候都是怎么怂怎么来,哪来容易从哪下手。

    有时候实在没办法,拉下脸来认怂,忍辱负重也要从最软的捏起,最好不要多线作战。

    这说明他们都是比较理智明的君主,世上哪有什么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随便振臂一呼四海响应,人马云集,无人可挡。

    不可能的,所有的皇图霸业都如王朴说那样的,先易后难,积少成多,一步步走。

    战争尤其如此。

    因为打容易的敌人能回本,翻车几率小,能让战争可持续,让国家百姓能支撑,然后一步步积累战争红利,走向巅峰。

    连汉武帝刘彻,唐太宗李世民这类的牛逼人物都是这么cao作的,先挑着软的打,能认怂的时候就认怂,尽量避免多线开战。

    郭荣和赵匡胤也是这个思路,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用尽手段避免多线开战。

    可到赵光义就不同了。

    大概是他哥赢得太多让他飘了,以为都是他的功劳,搞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