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猎诡人(全五册)_第一百五十章《第四册》(30)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第四册》(30) (第6/8页)

那个ktv我去过,在里面醉过不少次,也曾因为长相的关系被里边的服务员小meimei调戏过。

    司徒叹了口气说,后来魁星楼也经历过动荡,也有过垮塌的危险,经过了几次重建和改建,原来一个小小的观星台就扩大了,现在临江门魁星楼的位置,其实不是原来魁星楼的位置了。而是稍稍从坡下移到了坡上,位置虽然移动了数十米,但是结构还是严格遵照以前的布局来的。真正的魁星楼的墙根,位于现在的魁星楼背面,有一个修在山坡壁上的堡坎,那堡坎下去没多远就能在草堆里找到。司徒说,他小的时候也常常到这里来玩,他之所以这么肯定,还因为他看到旧墙根是按照九龙柱的形式修建的,每个墙根底座上,都分别刻上了蛇形的图案。

    我问司徒,为什么是蛇呢?你不是说九龙柱么?这跟蛇有什么关系?难道是像你说的那样,道教的始祖是伏羲,而伏羲是人首蛇身的样子吗?司徒摇摇头说,并不是这样,因为重庆古时候叫做巴国,在建都之前实际上就是一片穷山恶水。而巴文化原本就是一种比较独特另类的文化现象,它更接近于野蛮人。这也是为什么到如今巴渝地区依旧民风彪悍的原因。重庆特殊的地形,山多水多,那个时候道路也不发达,很多人如果不住在窝棚里,就只能睡在树上。所以渐渐的,巴人就把房子修在悬崖边上,房子的底部用几根粗大的木头支撑,这就是吊脚楼的原型。唐朝有个叫做元稹的人写过一首诗,“平地才应一顷余,阁栏头大似巢居。”就是在写唐朝的时候,依旧沿袭了不少巴国习俗的重庆民居。他还说“巴人多在山坡架木为居,自号阁栏头也。”所谓的阁兰,就是现在的吊脚楼。

    我问司徒,这还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