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33 (第6/8页)
退而求其次的又建议:由李宗闵推荐李德裕担任御史大夫,御史大夫在当时称“大门官”(百官朝贺时由御史大夫率领,地位跟宰相相等)李宗闵勉强同意。杜棕就去通知李德裕,李德裕感激的流下眼泪。可是李宗闵没有这种伟大的胸襟和见识,他第二天就变了卦。李德裕认为受到戏弄,恚恨更深。和解机会,一去不返。 明年(八三三)第十七任皇帝李昂任命李德裕当宰相,李德裕跟新任御史大夫郑罩,联合反击。李宗闵失败,被贬出长安。但宦官们不喜欢李德裕孤高不买账的态度。八三四年,皇帝又把李宗闵召回长安担任宰相,而把李德裕贬谪。八三五年,李宗闵为厂营救他的同党,触怒皇帝,再次被贬出长安。李德裕屡次失败之后,了解到宦官的重要,开始效法牛党,也跟宦官勾结。于是,八四○年,在宦官的牵引下,他再度被召回长安,出任宰相。恰巧昭义战区(潞州·山西长治)节度使刘从谏病逝,他的儿子刘稹打算效法河朔四镇,由自己袭位。李德裕坚持讨伐,刘稹兵败被杀。李德裕遂宣称牛僧孺、李宗闵曾写过信给刘稹,这些信件虽然无法提出,但那是因为刘鸫了后即行焚毁的缘故。尤其精彩的是,一个被俘的叛军官员,愿出面证实确有此事。洛阳副市长(河南少尹)也报告说:当刘稹失败的消息传到洛阳时,牛僧孺曾有过一声叹息(当时牛僧孺被贬到洛阳办公)这是李德裕最毒辣的一着,企图借“诬以谋反”手段,屠杀他的对手。幸而牛党有宦官的帮助,牛僧孺只被贬窜到边远地区。而李德裕的日子也不多了。八四六年,第十九任新皇帝李忱即位,他在当亲王时就厌恶李德裕,于是也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