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03 (第5/8页)
已是够大的帝国了,然而有一个新兴的威胁使他不能安枕,就是北方沙漠上,强大的匈奴民族,悄悄崛起。当秦王国刚刚扫平六国,收兵回营的时候,匈奴那个毛茸茸的阴影,忽然笼罩下来。匈奴最南的边界,在被称为“河南地”的河套北部,距秦王朝的中华帝国的首都咸阳,只四百公里,骑兵一天就可以抵达城下。这使赢政大帝决心把匈奴逐出河套。 这项任务由大将蒙恬胜利的完成,秦兵团而且越过黄河,挺进到阴山山脉(高阙·内蒙古乌拉特后旗东南)沿着固有的边界一带,战国时代各国为了抵御北方蛮族的劫掠,都建有属于自己的边防长城,现在,蒙恬为了阻止匈奴的反攻复仇和南下侵略,他发动军队和民众,把它衔接起来。这个在当时长达两千余公里而被称为“万里”的长城,东端起自辽东半岛辽东郡(辽宁辽阳、的东南,西端到临挑城(甘肃氓县)使本来分为三段的长城:燕王国长城,赵王国长城,秦王国长城,联而为一。这对匈奴以及后来代之而起的其他北方蛮族,是一个阻挡力量,他们必须承受重大的死伤损失之后,才能攻破长城,进入中国本土。 在南方,有两块广袤的蛮荒土地,等待开发,那就是“闽中地”和“陆梁地”闽中地即现在的福建省跟浙江省南部。陆梁地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和湖南、江西两省的南部,陆梁的意义是“陆地上的强梁”形容土著民族的强悍善战。我们不知道什么原因促使赢政大帝决心征服这两个地方,反正是当北方的河套被并入版图后,秦兵团立即排山倒海般南下,投入这个懊热难当,到处丛山峻岭和恶雾毒虫的原始地带。 秦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