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25节 (第3/7页)
到古树参天,两侧的走廊里镶嵌着不少前朝的石碑,体型十分巨大,上面的字迹清晰,保存的十分完整,行在绿林掩映之中,一方清幽寂静将书院衬托得仿佛俗世之外的圣地,令人心旷神怡。 据说这些刻着四书五经的石碑是顾世安当年兴建白鹭书院的时候,花大家钱请书法名家写的字拓在上面的,可见当时他作为书院的气氛组组长有多努力。 来迎他入院的是顾世安的书童,顾小安:“卫四公子,请跟我来吧。” 卫景平跟着他往书院里面走,正东方一角处的三间瓦房,大概是顾世安的住处和办公处,外头由一圈篱笆围起来,上面缀满了蔷薇花。 顾世安有些随意地坐在太师椅上,轻轻瞟了卫景平一眼:“来的挺早。” 卫景平长揖一礼,蹩脚地道:“见过顾先生。” 顾世安看着自己一年花12两银子“请”进来的学生,笑得跟老父亲似的:“你跟我不必拘谨。” 卫景平:“……” “想过进了书院是来做什么的吗?”顾世安问。 卫景平:“……” 当然是来念书考科举的,不然呢。 “考童生,当秀才,中举人……”这么答能让顾世安满意吗。 不,大概只会让他嗤笑。 卫景平苦苦思索,想了个高级的答法:“《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礼记·大学》开篇的“明德、亲民、至于至善”和“修、齐、治、平”的思想,几乎是儒学所要求的读书人的标准理想,这么答应该没大错吧:“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2” “学生,为‘近道’而来。”他大声道。 顾世安想打嗝没打出来,噎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