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20 (第2/4页)
夜里,李清让向李云长写了一封密信,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帮助金逸晟夺齐国王位,如此一来,便成了齐国的盟友,不能说永久太平,可至少可以在金逸晟在位期间,和平共处。 金逸墨没有想到的是,两国边界处齐国的主将宋思昊竟答应了金逸晟的招降,他们之间曾经有过过命的交情,且宋思昊家族和金逸墨母亲的娘家有过节,这是金逸墨没有来得及防范而惹出的后患。 两国边境是要塞,虽说宋思昊不可能将歆国的军队放进来,可倘若金逸墨以铁腕相逼,金逸晟便可以向歆国暂借兵力,打回京都。 事态在短短数日内发生了几次惊天逆转,齐国的百姓亦是看不出哪一方才是所谓的正义之师。 金逸墨一开始顾忌的便是阳明大君在百姓中的威望是相当高的,可他用计将阳明大君铲除后,百姓们的怨恨同样因此而起,畏于皇权,百姓们不敢公开议论,可是金逸墨却忽略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有些百姓甚至期待金逸晟重新归来,对于他一开始提出增加赋税也不抱怨了,因为他们看到了军事强化的显著效果,短短的半年光景,已达到了这样的效果,倘若不是发生了这场变故,齐国定能重新回到建国时的强盛,于是,他们更加怀念那位看似不正经,实则为民为国的逸晟亲王。 金逸晟在歆国做了短暂停留,便前往了守将宋思昊处,商计着下一步计划时,又得到了一个意外的好消息:辽国太后依旧保持按兵不动。 先前毓涵郡主的这个决断对齐国来说是好事,如今可不是好事,此刻不出兵,便意在支持金逸晟夺皇位之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